特朗普上任后火速对乌克兰出手,刚宣誓就职不到24小时,这位美国前总统就在2025年1月20日签署行政令,叫停了所有对基辅的军事援助和情报共享。这一记断粮重拳,直接把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逼上了谈判桌。虽然特朗普在公开场合总把24小时结束战争挂在嘴边,但明眼人都看得出,这分明是商人惯用的谈判策略——先掐住对方命脉再谈条件。
为了推进和谈,特朗普组建了特别谈判小组。他任命了两位重量级特使:负责乌克兰事务的基思·凯洛格将军,以及主攻俄罗斯和中东问题的史蒂夫·威特科夫。这两位特使从2月起就马不停蹄地全球飞,最引人注目的是5月13日的伊斯坦布尔之行,试图促成俄乌双方就停火框架展开对话。
凯洛格将军是特朗普的老部下,曾在第一任期担任国家安全事务助理。这次他态度强硬,直接否决了2022年的伊斯坦布尔协议草案,认为条款对乌克兰不公,必须推倒重来。而地产大亨出身的威特科夫则另辟蹊径,频频抛出领土交换的提议。8月4日他与普京的莫斯科密谈后,带回了俄罗斯对持久和平的表态,但明眼人都知道,这不过是莫斯科想吞并更多顿巴斯和克里米亚土地的托词。
展开剩余71%特朗普的谈判策略在9月5日联合国大会前夕显露无遗。他公开宣称俄乌双方别无选择,同时与普京不约而同地将矛头指向欧洲,指责欧盟的援助计划在搅局。8月16日阿拉斯加会晤后,特朗普开始力推土地换和平方案,暗示乌克兰需要割让东部部分区域。据《纽约时报》披露,他甚至在私下建议欧洲领导人承认俄罗斯对占领区的控制权,以此实现前线停火。
这套组合拳看似让步,实则是特朗普的经典谈判套路:先断供施压,再用安全承诺作诱饵。8月17日他向泽连斯基抛出的安全保证方案含糊其辞,而基辅方面则坚持要求明确的北约准入路径。谈判团队内部也矛盾重重,凯洛格主张全新方案,威特科夫则倾向沿用旧协议,这种内部分歧导致谈判进程一拖再拖。8月底更爆出乌龙事件,威特科夫的领土交换报告遭普京方面断然否认。
就在美国援助暂停之际,欧盟果断出手补位。2025年3月20日布鲁塞尔峰会通过306亿欧元援助计划,其中35亿直接来自冻结的俄罗斯资产。欧洲各国心知肚明特朗普靠不住,6月26日又追加35亿欧元安全援助。截至9月,欧盟对乌援助总额已达1380亿欧元,首次超越美国自2022年以来的1146亿。德国、法国、英国带头在4月批准21亿欧元军援,欧洲兵工厂提供了76%的坦克和防空系统。
战场形势也出现微妙变化。虽然俄军仍在推进,但速度明显放缓。9月17日战报显示,8月19日至9月16日期间,俄军仅占领226平方英里领土,较上期减少11平方英里。乌克兰军队则成功在赫尔松方向反击,收复160平方公里失地。更耐人寻味的是,9月18日乌克兰接收了俄方归还的1000具士兵遗体,暗示着前线惨烈的消耗战。
特朗普在7月11日曾考虑解禁数亿美元军援,但最终附加了美国优先的严苛条件。他在7月14日公开喊话,要求欧洲承担更多援助责任。这一策略确实给欧盟带来压力——各国军工厂加班加点生产,纳税人负担加重,法国街头抗议不断,德国经济数据亮起红灯。但欧盟的反制同样犀利:7月23日峰会不仅加码对俄制裁,还将防空系统直送前线。
到9月中旬,战场天平开始倾斜。泽连斯基在9月19日宣布东部反攻取得重大进展,这主要得益于欧洲的持续支援。虽然特朗普8月21日故作姿态地表示要退居二线,但他在社交平台仍不断强调领土交换的必要性。而俄罗斯的困境日益明显:经济制裁导致卢布波动、物资短缺,兵员补充困难。乌克兰方面则凭借西方援助,成功抵御了9月20日俄军对能源设施的新一轮袭击。
这场博弈的本质逐渐清晰:特朗普试图通过施压欧洲来快速结束战争,但欧盟用持续加码的援助打破了这一算计。正如5月23日《华盛顿邮报》所评,特朗普团队内部协调混乱,导致速战速决的承诺沦为笑谈。而俄罗斯虽然占据乌克兰20%领土,却陷入更深的战争泥潭——800万流离失所的难民、持续失血的国民经济,都在考验着普京的战争决心。
如今局势就像一场精妙的棋局:特朗普想用断供将军,欧盟却用增援反将一军。西方编织的援助网络越收越紧,而莫斯科的出路正变得越来越窄。这场没有赢家的战争,最终可能证明:最大的输家,恰恰是那个自以为掌控全局的人。
发布于:天津市启天配资-安全配资网站-股票配资app-股票配资网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