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亚杯的脚步临近,距离比赛仅剩5天,中国男足的训练基地弥漫着一种微妙而紧张的氛围。代理主教练久尔杰维奇手中的战术板上密密麻麻地记录着各种战术思路,而在场边,众多记者的镜头始终追随着一个核心疑问:这位临时执掌球队的教练,究竟能否稳坐这个位置多久?
______
教练更替:48小时之内的双重声明
在6月27日,中国足协发布了两则震撼足坛的公告:克罗地亚老帅伊万科维奇正式卸职,而塞尔维亚教练久尔杰维奇则迅速接任代理主帅。这次突如其来的换帅,正是国足在世预赛上惨淡战绩的直接反映——仅以2胜6负2平的战绩位列小组第五,令球迷的失望情绪愈发高涨,愤怒几乎达到沸点。
值得一提的是更替的时机尤为微妙。东亚杯即将打响,首场比赛定于7月7日,足协却不得不在如此匆忙的情况下进行教练更替。当工作人员将刻着“久尔杰维奇”的新名牌放上发布会的桌子时,围绕在场的记者们低声讨论的声音泄露了他们的疑虑:这是过渡方案,还是新周期的真正开始?
展开剩余81%新教练的选择:年轻化成为唯一方案
久尔杰维奇的临时上任实际上并非偶然。从他的履历来看:2023年他曾执掌国足的亚运队,2024年又带队征战U20亚洲杯,这两年间他致力于培养中国的青年梯队。这份经验在当前的国足集训中显得尤为珍贵。新一期国足练习名单中,像蒯纪闻、朱鹏宇等年轻新星已开始占据重要位置。
新生代球员的崛起正变得不可阻挡。在久尔杰维奇的训练场上,没有大牌球星的游手好闲,取而代之的是年轻球员眼中燃烧的求胜欲望。在训练间隙,他与19岁的陶强龙一同探讨跑位战术,塞尔维亚语与中文战术术语交替,形成了一幅生动的“足球语言课堂”画面。
选帅迷雾:谁在掌控国足的未来?
央视《足球之夜》的镜头猛然转向足协办公楼。记者马德兴直言不讳地表示:“在伊万科维奇上任之时,我就对他的战术体系与国足的适应条件表示怀疑。而如今,这种选帅机制的主观性正让我们付出惨重代价。”
这一番直言无隐的批评揭示了更深远的体制问题。足协技术委员会的成员名单显示,67岁的沈祥福担任主任,傅博、成耀东等人组成的选帅专家组成了重要决策力量。令人玩味的是,这些专家多数缺乏突出的执教经历——沈祥福自2019年天海执教失败后便鲜有亮相,而成耀东也曾带领国奥队在U23亚洲杯预选赛中折戟沉沙。
更引人争议的则是历史遗留问题:2019年国足选帅时,专家组组长朱广沪未曾回避与李铁的师徒关系,最终“全票通过”的决定却导致了惨痛的失败。当这些“中国足球的失败者”在享有选帅权时,无疑激起了球迷们更大的质疑声浪,甚至几乎掀翻了足协官网的评论区。
东亚杯:90分钟的考验之场
久尔杰维奇的教练席宛如一座火山。公告中的“同步启动全球选帅”的提示,让他在即将与韩国的每场较量中,面临生存的考验。在训练场上,久尔杰维奇展现出与官僚体系迥然不同的务实风格:
在首尔世界杯体育场的璀璨灯光之下,久尔杰维奇不仅需要展现他的临场指挥能力,还亟待证明是否能将年轻球员的冲劲有效转化为进攻得分。若蒯纪闻的突破能成功转化为进球,王钰栋的跑位能在中场形成牢固控制,这次“救火”将或许成为他通向真正机遇的一扇窗。
______
国足教练更替记录(数据来源:中国足协公告)
主帅 | 任期 | 关键赛事成绩 | 离任原因 |
----------------|-----------------|--------------------------|------------------------|
伊万科维奇 | 2024-2025 | 世预赛小组第5出局 | 战绩不佳下课 |
久尔杰维奇(代理) | 2025年6月至今 | 即将征战东亚杯 | 待定 |
当东亚杯的终场哨声响起时,记分牌上的数字可能决定着久尔杰维奇的去留。然而,更深层次的考问已经抛向中国足协:当德国人穆勒为韩国足协进行选帅时,我们却依然被困在“本土名宿闭门投票”的循环中。国足的真正转折点,不仅在于更换教练的名牌,更在于谁将有勇气打破这套陈旧的权力游戏。
此刻,训练场上年轻球员奔跑时鞋底与草皮的接触声格外响亮——这些05后小将或许并不知道,他们矫健的身影正在被多少双眼睛密切关注着。场边,久尔杰维奇微微扶正眼镜,战术板上关于韩日对手的分析密密麻麻,仿佛在首尔的夜色中铺展出一张尚未解开的地图。
你认为,在国足帅位的决定权应该掌握在谁手中?是足协的专家组,还是独立的第三方机构?或者是认证作者激励计划的力量?
发布于:天津市启天配资-安全配资网站-股票配资app-股票配资网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